Case

从经济增长到人类繁荣:国际科学循证教育评估引领教育新变革

  当前教育系统以经济增长为导向,引发诸多问题。研究人员开展国际科学循证教育评估(ISEE Assessment)。结果显示需采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综合教学法、用潜力(Potentiality)替代精英主义(Meritocracy)、合理运用技术。该研究为教育变革指明方向。

  教育不平等现象愈发严重,这成为教育系统问题的集中体现。在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的教育体系下,虽然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繁荣,可平等的承诺并未实现。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精英主义,原本期望通过公平的学业表现评估来促进社会流动,但实际上,这种模式忽视了诸如优质教育资源获取不均、医疗条件差异、经济资源和社会支持不同等结构性障碍,使得在教育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进而加剧了社会不平等。例如,学习贫困现象日益凸显,这表明以经济为导向的教育正促使新的特权阶层形成,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探寻教育的真正目的,以及当前教育系统能否改革以应对这些棘手问题,来自 45 个国家的近 300 名科学家开展了国际科学循证教育评估(ISEE Assessment) 。该研究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甘地和平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所(UNESCO MGIEP)等机构参与推动,成果发表在《npj Science of Learning》上。这项研究意义重大,它为教育改革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方向指引,有助于构建更加公平、有效的教育体系,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进步。

  研究人员采用了多方面的研究方法。在概念框架构建上,基于对亚里士多德 “幸福(eudaimonia)” 概念的深入研究和文献综述,明确了 “人类繁荣(Human Flourishing)” 的定义,以此作为教育目标的核心。研究过程中,成立了四个工作小组,分别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进行研究。工作组 1 评估教育与人类繁荣的一致性、确立评估基准、定义关键术语;工作组 2 分析宏观层面因素对教育的影响;工作组 3 探究微观层面因素对个体学习过程的作用;工作组 4 建立教育领域数据和证据的基准。通过跨学科研究综述以及各工作组之间的共识讨论,得出了一系列关键结论。

  :ISEE 评估发现,为了实现人类繁荣,培养 21 世纪技能至关重要,这不仅包括传统的读写和算术能力,还涵盖认知和社会情感能力。学习是一个通过社会互动、自我反思和经验学习的过程,课程和教学方法应同时培养社会情感、元认知和认知能力。因此,ISEE 评估提出采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综合(CASE,即认知、学术、社会和情感)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强调根据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能力进行个性化学习,提供持续及时的反馈和评估,营造促进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和协作的学习环境,教师从知识提供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

  :研究表明,精英主义在教育资源分配中存在重大缺陷,它看似公平,实际上却因忽视社会结构差异,加剧了教育不平等。不同社会群体的学生在获取学习资源和适应教育评估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导致优势群体更容易在精英主义体系中取得成功。基于此,ISEE 评估建议用 “潜力(Potentiality)” 取代精英主义作为评估标准。潜力被视为一条个性化的、动态发展的路径,它随着学习过程而变化,受教育环境影响。评估潜力应通过动态、形成性的评估方式,关注个体的学习轨迹和进步,而非单纯与他人比较。

  :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技术为促进人类繁荣提供了潜力,尤其是在满足特殊需求教育、实现个性化教育方面表现突出。例如,通过教育技术(EdTech)产品和数字教学法,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如果技术的设计和实施不当,可能会阻碍学习效果,引发算法偏见、数字鸿沟扩大、隐私问题等。因此,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需要具备相应能力,以有效应对技术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同时,在技术应用过程中,要重视教师的作用,保障教师的身心健康,提升其社会情感技能和信息素养。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强调了 ISEE 评估的重要意义。该评估在教育政策制定方面具有独特价值,其对人类繁荣、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定义不仅基于科学证据,还融入了哲学思考,为教育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评估涵盖了教育的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整合多学科知识,全面分析影响教育成果的各种因素,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制定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教育政策。此外,ISEE 评估强调严谨、可重复的研究对教育政策的指导作用,要求政策透明且基于证据,这将推动教育朝着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向发展,最终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繁荣。